优雅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文化陶冶所产生的,而我从一个女人,或者说一个我最尊敬、亲近的家人,得到了这个词更深一层的理解。在我看来,如果要用优雅来形容一个人,不单单要从其的言行举止来看,更是要能里外如一,十年如一日。在外会客时待人处事大方、温和,这仅是在外的一面;穿着得体高贵,一言一行如同教科书,这仅是表面的。优雅是种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东西,但如果你能与一个人相处二十几年,始终感觉是温馨舒服的、亲切温和的,那便是优雅。在我走过的二十来年,我所知也便是这么认为的,仅有一人,我的奶奶。
你有认识这样一个人,二十年如一日,说话总是轻声细语,从未见过其大声过吗?你有认识这样一个人,二十年如一日,总是将家人摆在第一位,如有人晚点回家,她总是默默的等候着的吗?你有认识这样一个人,她是那样的坚强,即便是80几岁了脚趾处碎裂,仍坚持要给我们做饭,而对我们仅说脚“似乎”有点痛的吗?你有认识这样一个人,说每一句总是会考虑到家人的感受,事事为他人的吗?写这段话的时候,我眼眶已开始泛湿。
这就是我的奶奶,即便是其早晨起床未梳发,你仍然也会认为其是优雅的,这是一种骨子里的优雅,旁人学不来的。我仅写出我这二十几年与奶奶的相处感受,当然奶奶现在身体还相当棒,相信再10年、20年、30年……我还能再次、多次写下关于奶奶的记录文。
旁人对我奶奶的印象是这样子的,我婶婶的母亲是这样说的:在我认识的40几年里,我从来没有见过亲家母大声说话过,与人脸红过,她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。奶奶是当过小学老师的,奶奶将人生的40几年都奉献给了教学事业。她在隔壁村当了40几年的老师,在隔壁村里我总是能遇到她的学生,即便是70多岁的老人,也很多是奶奶的学生。有很多人桃李满天下没错,但你有无见过,一位老师在晚年时,还总是不间断有学生来拜访“她”,而“她”仅仅是一位小学老师。在隔壁村与不太熟识的人相谈的时候,一般人介绍自己要费一番功夫,而我无须,我总是这样介绍自己的:我是陈少娥的孙子。陈少娥这是我奶奶的名字,相应的他们大多都会反应过来:哦,原来是陈先生(敬称)的孙子啊。
在我的认识,优雅还包括坚强,前面有提到我奶奶脚趾处骨折过,那天我刚好在家。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的,家里的草坪因为较长时间没处理,杂草已比较高了,有些坑坑洼洼的地方难以看见。奶奶经过草坪的时候,踩空了,踩到了那些坑洞,老人的骨头一般比较脆,所以当时脚趾骨已经碎了。平时,我们哪里割破都会感觉痛,更何况是骨碎呢?我清晰记得那时,奶奶只在椅子上做了会,便要坚持站起来给我们做饭。而我事先不知道奶奶走在草坪上踩空了,看见她一直坐着椅子上,就问了句:奶奶,怎么了?她只是对我说,脚好像扭到了,有点痛。当时,带她去看医生的时候,医生有说过,80多岁的老人了,骨折都很难恢复,更何况碎裂,要重新站起来是相当困难的。我只差当时没跟他说,奶奶在骨碎的情况下,自己从庭院走到家里,还要帮我们煮饭,来说明教科书的有鞋东西,在意志力、坚强面前是不成立的。而当时他说很难恢复,连时间都不敢下定义,而奶奶再一次用她事实打败了医生的经验和判断,3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康复了。
奶奶的优雅是深入骨子里的,几十年来年如一日,坚强如她,温和如她,亲切如她。这是长年培养下来的,奶奶小时候是很苦的,谈不上温饱,更谈不上富贵。所以,我对优雅是大家族、白领的专有名词,一向是呲之以鼻的。这边,穿插下提下奶奶的姐姐,也就是我们的大姨婆,似乎她们姐妹俩优雅是有相互感染的。这话是转述我婶婶的,我婶说,她最后一次见大姨婆的时候,她身体已经病得很重很重了,连躺在床上转身都困难,但是她在咳嗽的时候,还是要转身,背对着众人,叫大媳妇拿来痰壶,轻轻的吐在壶里面。
婶婶说过,从一个的面相其实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如何,尤其是老人家。经常笑,并且是敞开心胸笑的话,老来面相是呈笑态的,我爷爷奶奶就是如此。一看见他们,您就会觉得这两老人很是和蔼可亲。奶奶对每个人,家人、外人都是微笑的,可以说在我与奶奶相处的20年里,大部分时间看见的奶奶都是微笑的。
奶奶现已有84岁了,但没有一丝老人家喜欢唠叨的习惯,思路还很是清晰,喜欢看看电视、看看书、看看报纸,优雅如她,一生都奉献给了家人,奉献给了教育事业。我喜欢静静看书的奶奶,喜欢静静折衣服的奶奶,喜欢静静喝茶的奶奶,喜欢静静煮菜的奶奶,喜欢静静陪爷爷聊天的奶奶。
我的奶奶,骨子里泛着优雅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